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烟台气象局最新消息查询_烟台气象局最新消息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烟台退潮赶海时间表自12月3日以来,地处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一直降雪不断,在18日雪后初晴后,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目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20日下午开始影响胶东半岛。19日下午5点,烟台市气象台又发布了雪灾橙色、道路结冰橙色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今年大雪 缘何垂青胶东半岛?记者访了有关气象专家。胶东半岛“雪窝”之称由来已久记者在访中了解到,胶东民间对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两地一直

1.烟台退潮赶海时间表

烟台气象局最新消息查询_烟台气象局最新消息

自12月3日以来,地处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一直降雪不断,在18日雪后初晴后,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目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20日下午开始影响胶东半岛。19日下午5点,烟台市气象台又发布了雪灾橙色、道路结冰橙色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今年大雪 缘何垂青胶东半岛?记者访了有关气象专家。

胶东半岛“雪窝”之称由来已久

记者在访中了解到,胶东民间对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两地一直称为 “雪窝”。每至冬季胶东半岛都有大雪降临,尤其是烟台、威海地区每年11月之后总会有较大降雪。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访了烟台气象局副局长李刚。

胶东半岛之所以被称之为“雪窝”,李刚向记者介绍:“独特的地理位置,是烟台和威海市区成为‘雪窝’的主要原因。”“烟台、威海两市北部近靠渤海和黄海,没有高山阻挡,所以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到达海岸。如果北面有陆地,冷空气的影响就不会如此强烈。”李刚说。

李刚介绍,由于冬季海面存在着“热源”,海水水温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湿润,水汽充分。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时,在黄渤海海面上空遇到从海面上升的暖湿空气,水汽充沛的海面热汽与冷空气结合,就会凝结成雪花,形成降雪。在气象上,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这种降雪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半岛内陆如胶东地区的莱阳等市,由于地表附近没有温暖而湿润的空气,所以即便遭遇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降雪。

今年胶东缘何降雪最多

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情况显示,12月3日至17日夜,烟台市中心城区降雪74.2毫米,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降雪最多的年景;而据威海市专业气象台发布信息显示,截至17日上午8时,4次集中降雪使威海市中心区降水量达到105.6毫米。

烟台市气象局副局长李刚介绍,今年胶东地区降雪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主要原因是今年冬季从蒙古国到我国东北地区上空一直存在深厚的冷气团,而且一直维持着稳定的状态,并不断分流出冷空气南下。南下的冷空气频频光临黄渤海上空,与胶东半岛的暖湿空气结合,不断地形成降水。同时,由于今年暖冬,黄渤海海面气温较之往年偏高,也造成了今年胶东地区的降雪偏多。

有关资料显示,当地面上空1500米附近的高空气温在零下12摄氏度时,就容易形成降雪,而据烟台气象部门探测,目前胶东半岛上空1500米高度的气温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具备了形成降雪的条件。

李刚介绍,胶东半岛的特殊地形对冷流降雪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半岛北部沿海丘陵山地的抬升作用,是形成低云区的触发条件。烟台和威海正好处在丘陵的北侧,当有西北风吹来时,近海面的暖空气沿丘陵爬升,也会对降雪起到增幅作用,因此这种冷流降雪往往在烟台、威海两市北部海岸量最大。

胶东大雪仍将持续数日

12月18日至19日,胶东半岛雪后初晴,两地市民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这难得一见的美丽雪景。特别是烟台、威海两市的海水浴场,白雪蓝海,加之海边建筑物上厚厚的积雪,如同一个童话世界。可美景不长,据当地气象台专家介绍,目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20日下午开始影响烟台、威海两市,预计20日下午到21日,胶东北部地区有较强降雪天气过程,风力较大,气温明显下降,为此,烟台市气象台于19日17时发布雪灾橙色、道路结冰橙色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目前,胶东半岛云量逐渐增多,下午将开始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胶东半岛将出现降雪天气,降雪主要集中在20日夜间到明天白天,北部地区可达大到暴雪,南部地区降雪偏小,只有小阵雪,其他地区量级在中到大雪。同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过程,21日海面北风将增强到8级,阵风10级,气温明显下降。21日白天到夜间,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大到暴雪,南部地区小雪,其它地区中到大雪。

目前,烟台、威海两市已经做好了迎接新一轮降雪的充分准备,全力清除道路和屋顶积雪,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烟台退潮赶海时间表

“紧扣‘蓝色经济’需求开展海洋气象服务,是山东气象事业当前乃至相当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中国气象局将山东省气象局纳入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试点工作单位。三载砺剑,初露锋芒,山东气象人为试点工作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海洋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和集约化业务流程初步建立;规范化、集约化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模式基本形成;专业化海洋预报队伍日益成熟;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登高望远,紧扣需求顶层设计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面对新需求,修正与创新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顶层设计尤其关键。“针对新需求,根据沿岸海区、沿海海区气象条件及海洋运输、生产现状,重新精细化划分海区,对确保海洋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处处长李振海说。目前,山东省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依照天气气候特点和常用地理区划,并结合沿海、沿岸海区实际,将责任海区精细海区划分5个沿岸海区。其中渤海南部海区服务需求涉及海上石油生产、海洋渔业、海养殖业等多种海洋经济活动。将山东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沿海海域精细划分为12个沿海海区,海洋气象服务对象主要为港口、海养殖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设等行业。  记者了解到,山东海洋气象服务海区划分中还涉及省内海上航线。在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记者看到烟台-大连、蓬莱-旅顺、威海-大连等4条重要航线均在山东责任海区中。  山东海洋气象业务合理分工布局和集约化发展更是山东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李春虎表示,在顶层设计中,山东省气象局突出优化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岗位设置、健全岗位职责和海洋气象预报队伍建设,并将其作为“三驾马车”驱动全局。2009年,山东省气象台设立海洋预报科,落实6人编制。同年,山东7个沿海市气象部门全部成子产市级海洋气象台。青岛、烟台设立专职海洋预报员,日照、潍坊、威海、滨州、东营市海洋气象业务由市气象台承担,设立海洋气象预报专业岗位1-2人。县级(沿海)突出预报服务岗位一体化原则,有效开展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省-市-县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机构建设的同时,山东气象部门进一步明确海洋气象业务职责,结合责任海区的精细划分,使气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顺利运行。集约规范,创新预报流程产品 “规范的业务流程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丰富的预报产品可以提高服务成效。”山东气象部门在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探索过程中依靠集体智慧,形成了上下互动, 国家省级技术优势和地市级经验的有机结合的预报业务流程。  李振海介绍,5个近海海区预报直接应用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产品。12个省内责任沿岸海区及航线预报则进一步规范流程。例如,5个沿岸海区预报由省海洋气象台负责制作,产品传至山东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省内共享。服务单位可调用预报产品直接对外服务。12个沿海海区预报则取省级指导、市级订正、统一发布的原则。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烟台、威海沿海地市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优势,将省内航线预报由烟台市气象台牵头制作指导预报,订正后的预报产品上传至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全省共享。 记者了解到,山东气象部门还加强海洋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当预计24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6级及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警报,12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8级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预警信号,10级以上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12级以上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预报海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1km的海雾,发布海雾预报;监测到大面积海雾时,参考内陆雾预警信息的发布规则,酌情发布海雾预警信号。  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局减灾处了解到,目前,山东省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已正式对外服务。当发布大风警报、大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和海雾预警信号时,制作《重要天气预报》送省委、省府、省安监局、海事局、海上搜救中心等相关决策部门,开展决策服务;5个近岸海区、12个沿海海区的精细化预报,通过网站对外发布,每天两次通过省卫视、省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航行精细化预报主要是沿海气象台通过媒体及网站对外服务,警报或预警信号通过石岛语音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覆盖半径为500公里;海区精细化预报和航线精细化预报经过再加工,向航运公司、远洋公司、码头等进行专业海洋气象服务。纵横联合,强化服务科技支撑 强强联手,共享,互利双方。山东气象部门海洋气象业务试点工作走出了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李振海表示,近年来,山东气象积极开展局校合作,省市合作加强海洋气象科技攻关,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自2009年起,山东省海洋气象台研究建立了基于MTSAT卫星黄渤海夜间海雾卫星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对海雾的24小时连续监测,相关监测产品在全省业务应用。同时,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初步建立了黄渤海历史海雾个例数据库,海雾预报水平得当不断提高。仅2011年就发布海雾预报126次,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和烟台市海洋气象台开展海面风场对比观测实验,解决渤海海峡复杂地形影响下各测站测风的可用性问题,明确了20多个海岛站在不同风向下的误差规律和订正方法,获取10m高度的“标准”风场用于实时业务,为近海海区大风预报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近年来对冷流暴雪的研究取得突破,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山东近十年大风个例库,并根据地面流场对大风过程进行分型,总结预报指标,完善不同形势下的大风等级预报模型和精细化海区风客观预报系统,海上大风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同时,山东省气象部门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先后引进建立了海雾数值预报系统、风暴潮增水预报系统、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并加以改进,为满足海洋专业服务需求提供了支撑。  精益求精,打造一流业务平台 山东海上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无论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位居全国前列。依托海洋气象业务平台,山东已建设距海岸50公里以内自动站224个,海岛自动气象站27个,船舶自动气象站15个,沿海与海岛测风塔23座,海上石油平台站4个,沿海与海岛能见度观测站48个,沿海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沿海应急移动气象台7个……立体综合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已基本建成。  山东省气象台和烟台市气象台还建立了“渤海海峡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系统”,可实现对过往渤海海峡500吨位以上船只的动态跟踪、分类识别和对客滚船舶运行情况及其周围海况、天况等全天候监控。此外,山东还建立了新一代极轨卫星FY-3A、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提供分辨率达250米的海温、海雾、海冰等卫星遥感数据。其中,“山东省海洋气象业务平台”集海上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警提示、预报制作、产品共享、天气联防、预报工具使用以及海上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信息共享和上下级业务互动,以及监测、预警和服务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监测联防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工作的支撑平台,推广到辽宁省局等单位应用。 帆行海上,不进则退,山东气象人鼓足了风帆,对于海洋气象服务,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烟台退潮赶海时间表2022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计算原理:

设:今天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

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具体测算方法是:按照农历算,如天数少于15,则天数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数字即是当天最高潮时间;如天数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