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科普 天气科普

春雨天气预报_春雨天气预报软件下载安装

tamoadmin 2024-07-22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气预报词2.如何预测天气变化?3.在春天容易遇到的天气今天看了一下天气预报,霸王级的寒潮即将来临,加上前几天的火山喷发,进入大寒节以后,会有四轮的冷空气登场,影响范围,强势力度都很大,快就要到春节了,多少人都希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里,所以对于天气预报和道路通行情况,都十分的关心和关注。首先来看看天气预报:1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西部、西藏、青海中部和西部、北京西部、河北西部、河南西

1.天气预报词

2.如何预测天气变化?

3.在春天容易遇到的天气

春雨天气预报_春雨天气预报软件下载安装

今天看了一下天气预报,霸王级的寒潮即将来临,加上前几天的火山喷发,进入大寒节以后,会有四轮的冷空气登场,影响范围,强势力度都很大,快就要到春节了,多少人都希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里,所以对于天气预报和道路通行情况,都十分的关心和关注。

首先来看看天气预报:1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西部、西藏、青海中部和西部、北京西部、河北西部、河南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四川中东部、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广西西部、江西东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预计20日至24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华北、黄淮、湖北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陕西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及西藏南部沿山地区等地有大雪、局地暴雪。西南地区、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贵州东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大雪来临,今年的春节会很冷吗?看看农民怎么说呢?

一、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

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如果小寒节气不寒冷,那么到了大寒节气就应该寒冷,如果大寒节气还不寒冷的话,那就是农村说的暖冬,如果是暖冬的话,那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看今年的小寒节气,总的来说以偏暧为主,温度比往年高出2~3度,降雨也非常的少,更不要说是下雪了,除了北方地区以外,下雪的地方非常的少,按道理说暖冬已成为定局,可是进入四九天以后,天气突然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寒冷了许多。

二、大寒寒三尺,寒到雨水日

今年的大寒节气是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可以说是离春节越来越近了,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大寒天气非常的寒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寒冷就一直要延续到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是24节气当中的第2个节日,一般是在阳历的2月18或者是19日,今年就是阳历的2月19日是雨水节。

过了雨水节以后,干旱的天气逐渐得到缓解,雨水逐渐到来,也结束了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日子,天气慢慢地变得暖和起来。

三、大寒雨蒙蒙,过年穿单衣

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大寒节气期间,经常下雨的话,阴雨蒙蒙,那么到了春节的时候,天气就会非常的暖和,可以穿单薄的衣裳了。

这句话主要是在北方流传,对于北方来说,小寒和大寒的节气,就是三九和四九的日子,可以说是冰天雪地,大雪纷飞,但是如果下雨的话,说明空气不是十分的寒冷,反而不会下雪,就有暖冬的迹象,这又和上面的那句话连接起来,大寒不寒就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四、大寒无雨又无雪,就会暖到元宵节。

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大寒没有下雨又没有下雪,那就天气非常的暖和,空气中很干旱,那么这样的天气就会延续到元宵节,元宵节就是春节以后的正月十五,这句话的可信度很高。

如果大寒节气,天气还不寒冷,天气晴朗,那么接下来的五九、六九、七九有可能是比较暖和的天气,如果小寒也不寒冷,那就是一个很暖的暖冬。

五、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大寒就是冷到极致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大寒节比小寒节气寒冷,这没有什么稀罕的,北方地区本来就寒冷,对于南方地区来说,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大寒节气是最寒冷的,大寒节气也是在四九天,天气预报将有强冷空气来袭,会造成全国大范围的降温,也应验了农村的俗语“小寒不寒,大寒冷莫说”这句话。

但是从今年的天气情况来看,进入四九天以后,特别快接近大寒节,天气忽然就变得非常的寒冷,加上前些日子,汤加的火山爆发,会形成遮阳伞效应,返谢了太阳光,阻挡了太阳光照耀到地球,使全球的温度降低,加上霸王级的寒潮就要到来,所以大寒节气会非常的寒冷,还有农村的一句俗语就是大寒有雪一冬冷,大寒无雪一冬晴,这些都是相对应的,从这两天的天气情况来看,大寒节气会非常的寒冷,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对于春节来说,会冷到你哭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天气预报词

春、夏、秋、冬四季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按照天文的说法,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春、夏、秋、冬的开始,春季是立春到立夏,夏季是立夏到立秋,秋季是立秋到立冬,冬季是立冬到立春。但是,现在人们习惯上又把3~5月称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的2月为冬季,这样划分季节的标准能反映出一般的气候概况,但也不是很确切。

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的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海南岛、南沙、西沙及中沙等岛屿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属于热带气候;青藏高原地势高,属于特殊的高原气候。每年9、10月份至次年3、4月份,大陆上盛行冬季风,天气寒冷干燥。冬季里,南、北方的温差可达到40度以上,而且,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我国从南到北,冬季的气温相对偏低5~18度。夏季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全国各地普遍气温高、降水多,南北的温差少,以7月份为例,广州与哈尔滨两地只相差6度。最北的黑龙江漠河地区长年无夏天,而海南岛只有雨季和旱季,没有四季之分,全年是高温炎热的天气。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南部,如昆明四季如春。春天里,南方3、4月份,早已春暖花开,可是,北国的风光还是白雪皑皑、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天气。秋天的天气最宜人,阳光和煦,金秋送爽,9~11月份是北京的黄金季节。

季度和季节是有区别的。季度是从月份的角度来分的,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它们是非常明确的。这里的1月、2月……12月其实指的是公历的安排,也就是我们平时看的年历。除公历之外,还有农历。也叫阴历。阴历有个参照物,那就是月亮。大家都知道。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接下去会越来越小,然后再变圆……这样一个个循环,就是一个个农历的月份。今年的春节大年初一,相当于农历的1月1日,同时是公历的2月9日。所以说农历和公历的日期是不一致的,一般农历会晚1个多月。如果给农历也分四个季度,那应该和4个季节更为接近。

福建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3月以过程性天气为主,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月平均气温略低,月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上半月回暖较明显,下半月将有一次较明显的低温过程。主要不利时段大致出现在:3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9~13日)、3月中旬后期至下旬中期(19~25日)及月底,其中3月中旬后期至下旬中期西北部部分县市将出现4~5天的轻度倒春寒天气。

农业生产建议:

1、3月份是福建全省早稻的集中播种期,各地应合理安排早稻播期,根据“播种时期看常年,播种日期看当前”的原则,在当地早稻常年播期时段,结合收听天气预报,在冷空气过程的末端浸种催芽,在气温回暖时抢晴播种,做好低温阴雨时段的防寒工作。9~13日和19~25日有两个相对明显的低温天气过程,秧地要注意盖好塑料薄膜,并通过增施热性磷、钾肥等措施来提高秧苗抗寒能力,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2、3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蔬菜主播喜温类蔬菜。早春蔬菜播种育苗建议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大小棚栽培,防止低温阴雨造成烂种,保证顺利出苗和正常生长。菜园管理要针对春雨季可能造成的渍水涝害以及高湿容易诱发的病害的特点,用高畦栽培、清沟排水等农技措施,并加强蔬菜病虫防治。

3、3月份是果树的定植季节,各地应抓住农时及时定植,根据各种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合理布局,在种植区划的适宜区发展种植,避免盲目种植。同时抓好果园病虫害的检查,在晴朗天气时段及时喷药防治;同时做好果园施肥工作,促进果树生长发育。

4、3月份是春大豆、春花生的播种季节,播种期间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会使春大豆及春花生播种发芽慢,且易感染病害,出苗不齐。应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并取地膜覆盖保温,保证顺利出苗,促进春花生、春大豆的根系生长发育。

5、3月份烤烟进入缓苗至团棵的伸根期,在低温阴雨天气过程要用地膜覆盖等措施预防早花;要做好多雨时段烟田的清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6、3月份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树苗栽植后易扎根成活,各地应抓住造林季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7、3月份进入春耕大忙季节,野外用火增多,在晴好天气高火险等级时段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各地要注意加强火源管理,防止春耕春种生产用火而引发森林火灾。

如何预测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今夜到明天上午有点想你,预计下午转为持续想你,受此低情绪影响,傍晚将转为大到暴想,心情降低五度,预计此类天气将持续到见你为止。

天气预报:今天天气晴转多云,最高气温穿短裤,最低气温穿长裤!

新年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

极度搞笑天气预报

://.my33/cartoon/html/4439.html

在春天容易遇到的天气

历年春夏之交,桂林都是春雨如烟,变化难测。其实,整个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风雨阴晴都可以通过一些事物反映出来,有很多天气预报的谚语,通过“经验”你哪怕是收听不到天气预报,也可以自己根据一些独特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子夜子归啼,来日晒干泥”,深夜,如果杜鹃声不断,明天可能是一个晴暖日子。 "燕子低飞蛇盘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快下雨的时候,空气潮湿昆虫上下纷飞,家燕为了觅食,也跟随其上下飞舞。喜鹊在早晨边叫边跳,自由自在,叫声婉转自如,是晴天的预兆;如果在树上乱叫乱嘈,鸣叫声参差不齐,是阴雨的预兆。但是如果,夏秋季节,日出或日落时,猫头鹰在树上不停地跳来跳去,并不停地鸣叫,叫声低沉似哭泣声时,表明第二天要下雨了。

“月光带枷,大雨落下” “月光带枷”就是月亮周围有环。因为此时空气潮湿,天空中有小冰晶凝结, 月光折射才造成月亮有环。日华和月华可以用来准确预告天气。日环变大是天气晴朗的预兆,这表明水蒸气正在蒸发,蓝天会更清晰。缩小的日冕意味着将要下雨。午后太阳如果闪烁绿光,表明天气相当不错,这样的状况至少可以维持24小时。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反之则可能是一个晴好天气。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古老的天气谚语。因为日落时分空气中水气很少,在随后的两个小时内不大可能下雨或下雪。但如果朝霞红了半边天,通常会有一场暴风雨。灰色的天空意味着有雨,因为灰尘和水汽混杂在一起,很容易降水。

“烟囱不出烟”或“烟扑地”,都是天将下雨的预兆,因为草木燃烧后排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二氧化硫,它会跟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变成液滴,浮在空中。因此,烟似乎就变重了,不易升腾。观察篝火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如果烟火缓缓上升,表明天气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烟火闪烁不定,或者升起有降下,可能会有暴风雨。 如何定阴睛呢,且看以下现象: 1、远山可见,天晴;近山模糊,天雨。因为空气干燥,天气晴朗,远山才可看清楚。

2、可很清楚听到列车的声响,会下雨。天气阴沉时,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变小,声音容易传远。

3、看到猫洗脸,会下雨。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注:猫很爱清洁,不下雨也会洗脸)

4、青蛙叫鸣不停,会下雨。青蛙皮薄,能够敏感到湿度的变化,因此比平常叫得更激烈,表示湿度大,就会下雨。

5、早晨见蜘蛛网上有水滴,会放晴。天气好的时候,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就会变大,遇到冷空气的水蒸气,就变为小水滴。

6、鱼跃出水面,会下雨。远处天气转坏,迅速传到水中,鱼吃惊而跳跃起来。

7、燕子低飞,会下雨。天气转坏时,昆虫多靠地面飞行,燕子想吃昆虫,所以低飞。(注:燕子低飞及蜻蜓低飞有雨这一说法不一定正确,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8、冬天雷鸣,会下雨。面临海岸,冬天有雷鸣时,西北季风吹来,会降大雨。

9、春天吹南风,易引起雪崩。春天南风,是由于海上低气压引起。温暖的南风,易造成冬去后未解冻的雪崩坍。

10、蚯蚓钻出地面,会下雨。天气转坏,湿度增加,地面变暖,蚯蚓就会钻出地面来。

11、霜受到朝阳照射,发出灿烂光彩,会天晴。霜的成因是夜晚寒冷,与白天温差大,白天温度高,会天晴。

12、早晨的雨,容易停。古时女性,认为早上下雨,下午容易停,便卷袖洗衣服。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

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