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加里宁格勒温度_加里宁格勒天气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数学家的故事(至少五位),谢谢了2.保如何卫列宁格勒?3.世界上哪些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天气因素4.苏联解体前地图有多大5.第二次世界大战:严寒下的莫斯科之战6.每一次的战争(悬赏5)7.近期去过莫斯科的朋友请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谢谢。我国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

1.数学家的故事(至少五位),谢谢了

2.保如何卫列宁格勒?

3.世界上哪些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天气因素

4.苏联解体前地图有多大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严寒下的莫斯科之战

6.每一次的战争(悬赏5)

7.近期去过莫斯科的朋友请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谢谢。

加里宁格勒温度_加里宁格勒天气

我国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所以,只有东欧国家才相近。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而这七个国家中只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是属于欧盟的。

因此,答案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国家。

东欧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形以平均海拔1 7 0 米的东欧平原为主体。东部边缘有乌拉尔山脉,平原上多丘陵和冰川地形,北部湖泊众多,东南部草原和沙漠面积较广。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往南过渡到温带草原气候,东南部属温带沙漠气候。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向东南注入里海。主要矿物有石油、煤、铁、锰、磷酸盐等。盛产小麦、马铃薯、甜菜、向日葵。养畜业较发达,苏维埃重挽马、奥尔洛夫快步马、顿河马均为马的优良品种。

爱沙尼亚

面积为4.52万平方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西北临里加湾、波罗的海和芬兰湾,东南同拉脱维亚接壤,东界俄罗斯,西、北同瑞典、芬兰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94公里。境内地势低平,间有低矮丘陵,平均海拔50米。多湖泊和沼泽。主要河流有纳尔瓦河、派尔努河、埃迈厄吉河。最大的湖是楚德湖和沃尔茨湖。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的1、2月平均气温-5℃,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因为多湖泊和沼泽,所以和中部差异很大.

立陶宛

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夏季气温过低.和中部不符.

拉脱维亚

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位于东欧平原西部,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森林覆盖率为44%,1. 4万个野生物种。有1. 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公里以上的有777条。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因为湿度过大,所以也和中部差异很大.

但夏季白天气温高,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这是唯一比较像中部的了.

数学家的故事(至少五位),谢谢了

琥珀(Amber),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象玛瑙。 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琥珀的诞生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 (Ambergris) 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 mi la蜜蜡 Jump to navigation 蜜蜡资料 蜜蜡起源 很早人们就发现蜜蜡琥珀除具有珠宝的价值,还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 蜜蜡是史前针叶树、松树、杉树丛林,受天气骤变及其他自然灾害剌激,引发自我保护,分泌出大量透明、黏度很大的树胶或树脂,经地壳变动,被埋在地底或海底,凝聚地球演化的轨迹,吸收蕴藏珍贵的矿物元素及不可思议的灵气。经过约三千万年至九千万年后,形成树脂化石。 地质学研究表明,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著许多针叶植物:松柏和枫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 *** ,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千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蜜蜡矿。地质学研究又表明,蜜蜡最早形成于距今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最迟点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蜜蜡已经比较软(多明尼加蜜蜡即其中之一)。之后,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蜜蜡的形成就愈来愈少。而古人所说:“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是错误的。 蜜蜡的出产地有多明尼加、伊朗、摩洛哥、南非、缅甸、西西里岛、波罗的海、阿富汗、罗马尼亚、波兰、巴斯基坦、不丹、丹麦、泰国等。而苏俄、日本、加拿大、韩国和西班牙等地,以生产近期天然树脂为主。 蜜蜡神奇 被埋在地底或海底的蜜蜡,历经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凝聚地球演化的轨迹,吸收蕴藏珍贵的各种矿物元素及不可思议的灵气形成其能对人体有益的绝妙功能。中国古有蜜蜡琥珀起死回生之功效的记载。唐代时,有产妇产后暴死,恰遇药王孙思邈路过,他见到从棺木缝渗出滴在地上的血,断定此人仍有生机,可救。便令其家人先用“红花”烟熏死者鼻孔,后以“神药”蜜蜡琥珀急救,片刻,死者苏醒,并发出哼哼之声。 蜜蜡琥珀作为一种名贵阳市中药材,早为医家认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蜜月蜡琥珀气味甘平,无毒,它能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五淋,疗蛊毒,破结癜,止血生肌,安胎,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有补心安神,破血生机之功;常握持把玩,可驱毒保暖,佩戴之可预防胛状腺,点燃可除污秽净化空间,避邪驱魔堪称中医五宝之一。 《新中药大辞典》及《本草求真》记载,蜜蜡琥珀可辟风邪,通心、肝、小肠、肺等经络,镇静神经,治失眠、气喘、风湿等,用途广泛。《山海经—南山经》赞曰:“琥珀心肚膀甘平,散瘀通淋能锁惊,癫瘸目疾失眠症,瘀血腹痛小便通”。 蜜蜡琥珀亦为佛教七宝之一,华严、法华、密宗等经文上常载有以蜜蜡琥珀供奉诸佛,以示其心佛合一,也可用来禅修,摄六尘,净六根。蜜蜡琥珀的磁场可消除负性功能,吸收身体残留病气通脉,磁场净化,也可护身避邪,更可脍炙人口。灵王经有载:“佩之死后恶鬼皆不缠身”。 而在西方,自古以来蜜蜡琥珀被视为医宝之一。古希腊人认为蜜蜡琥珀被埋于海底千万年,吸收其精华方成蜜蜡琥珀,因此具有大量的碘,佩戴用蜜蜡琥珀制成的头饰,对治疗和预防甲状腺肿大获益匪浅。希腊人更认为蜜蜡琥珀有《护身》及医疗功效。 琥珀和蜜蜡除了含硫和碳,还具有摩擦带电的特性,故希腊人称之为“电金”它们和不同人的磁场接触,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故有些练气功的人便很注重蜜蜡琥珀。

amber

好!

琥珀(Amber),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象玛瑙。 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琥珀的诞生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 (Ambergris) 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 琥珀的前世今生 西元前一千六百年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锡和琥珀作为货币,与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换取铜制武器或其它的工具。 西元前两千年,欧洲中部的美锡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鲁利亚人 (Etruscan) 共同形成一个琥珀的商业网(注:Etruria 是位于意大利西部的一个古国),同一时期,波罗的海琥珀则经由爱琴海,辗转流传到地中海东岸。考古学家就曾在叙利亚挖掘出古希腊美锡尼文明时期的瓶和壶,在容器中发现波罗的海的琥珀项链。 西元第五世纪,罗马人更远征波罗的海,寻找琥珀,琥珀的交易也在此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古世纪,波罗的海琥珀以宗教器物的用途而风行。 在东方,琥珀同样受到各个民族的珍爱,特别是 *** 、波斯、土耳其和中国人。 琥珀的故乡 琥珀最出名的矿源分布于瑞典、丹麦、德国、波兰和苏联各国的海岸,通称波罗的海琥珀。这个地带的琥珀,掩埋在地表以下一百至三百英呎的地层中,该地层称为蓝泥 (Blue Earth) 。当今全球最大的琥珀矿区要属波兰的珊兰登 (Samland) 矿区,不过,珊兰登矿区的琥珀矿经去芜存精,也只有百分之十五可加工成琥珀饰物。除了蓝泥的琥珀矿,波罗的海岸边的琥珀也是闻名遐迩;这类琥珀因为悬浮于海水之中,称为「海珀」,有别于深埋在地层中的矿珀。海珀通常在距离海岸线五十英哩之内的海中漂浮,最远可在英国和法国发现它的踪迹。 中国古籍记载的琥珀产地 出处 琥珀产地 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克什米尔 南朝宋 大秦(今义大利)、中国哀牢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引神仙传〕 益州永昌〔今云南保山县〕 唐书 南昭、三濮、环玉 宋.赵汝适〔诸番志〕 大食产琥珀,运往三佛齐国 明.曹昭〔格古要论〕 南蕃、西蕃、高丽倭国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四〕 苏门答腊、日本进贡 清.徐锡麟〔熙朝新语〕 荷兰贡奇珀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云南多血珀 民初.〔石雅〕引〔华阳国志〕 博海〔今云南西南至缅北,海南邑林〕 琥珀的开采 琥珀原矿依采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海床冲积至岸边的海珀 (Sea Amber);第二类是从地层中开采的矿珀 (Pit Amber);第三种称为湖珀 (Lake Amber),是山谷中的琥珀原矿,历经长久的雨水穿凿,自山岩中剥落,随溪流进入下游的湖泊而得。其中以湖珀的数量最少,矿珀品质最佳。 海珀亦称为海石 (Sea Stone),原本是沉积于海层或附着在海岸岩壁的琥珀原矿,由于受到经年累月的海水冲刷而汇入海中。这类琥珀经常与海草纠结在一起,于是渔夫便利用渔网打捞。海珀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波罗的海沿岸,由于长年饱受海水的冲刷侵蚀,形成类似抛光过的外观,品质也受到影响。最著名的海珀为德国和波兰所产。其实 Amber一字系源自 *** 文,原义即指"在海中漂浮"。 矿珀是直接采自地层中蓝泥,不像海珀会受到海水的冲刷侵蚀,所以保持了原始原貌。至于湖珀,因为数量稀少,可能已经停止开采了。 琥珀的电气性质 琥珀在希腊文中「Electron」,以其摩擦可生静电而名,故琥珀亦曾被译为「电石」。琥珀这种「摩擦生电」的现象,早在西元前四百年就迷惑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由于当时无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更为琥珀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中国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琥珀的静电效应。后汉王充〔论衡〕书中记载〔顿牟介,磁石引针〕,「顿牟」即指琥珀。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曾提及一双琥珀鸟置于静室,自于室内鸣翔,恐怕是古人夸大其实,能够鸣叫则应属琥珀静电摩擦之效。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叙述「帝所幸宫人丽娟,以琥珀为佩,置衣裾里不使人知,云骨自鸣。」这也是摩擦琥珀而产生静电的例子。 温度对琥珀的影响 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这类琥珀国人称为「松香琥珀」。自古中国国人就喜好松香,视琥珀和龙涎香(Ambergris)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现在台湾还有在加工松香琥珀,大多供奉在佛堂中,求其安神定性的功效。在罗马帝国时代,西方妇女常手握松香琥珀,以体温散发琥珀的松香。这些都是利用琥珀松香的例子。(注:龙涎香是鲸肠内的灰色分泌物,浮在海面上,可制成顶级香料) 温度 变化情形 常温摩擦 释出迷人的松香味 摄氏150度- 180度 琥珀开始软化 摄氏250度- 375度 琥珀完全熔化

析出琥珀酸;琥珀呈现油脂状 摄氏375度以上 琥珀开始燃烧,出现亮**火燄,并产生松香味,有时也会看见蓝绿色的火星 琥珀的颜色 琥珀的颜色繁多,古籍中曾就琥珀特征而加以分类,例如,明曹昭〔格古要论〕指出,性若松香,色红且黄者为「明珀」,有香味者为「香珀」,鹅**者为「蜡珀」,深红色者为「血珀」。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琥珀有最详细的分类。 依国人的习惯分类,黑色的琥珀称为「翁珀」;**透明而澄澈者称为「金珀」(Golden Amber);至于血红色的琥珀称为「血珀」,在西方血红色琥珀称为「樱桃琥珀」(Cherry Amber)。另有一类琥珀,在普通光源下是黑色,置于强光中则呈现殷红的色泽,称为「瑿珀」。透明度差且含有微小气泡者,因其颜色似蜜、质感如蜡,称为「蜜蜡」,西方人士则以其颜色似蜜而称为「蜜珀」(Honey Amber)。其实蜜蜡只是琥珀的品类之一,国内有部份人士却经常为琥珀或蜜蜡的称名而履生争议。中国大陆的考古文献就不强调称呼「蜜蜡」,而是回归到琥珀的颜色,描述为橘红不透明琥珀,或是红黄不透明琥珀等等。 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琥珀以金**系为主,出自渐新世(Oligocence)的松脂化石,质感格外细腻。 近代最早建立琥珀工业的国家就在波罗的海附近,包括苏联、英国、波兰、丹麦和荷兰等国。波罗的海地区堪称目前世界最大的琥珀产地,在1980年,仅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一地所产的琥珀便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德国的琥珀也是重要的出口项目。波罗的海三小国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型琥珀生产工厂,以立陶宛最多,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次之。 瑿珀 印度宝石专家的说法,以樱桃红最为贵重。最特殊的是黑色琥珀,在正常光线照射下并不透明,但是在强光照射下,则可显现美丽的深红色,也就是国内琥珀市场视为极品的「瑿珀」。瑿珀自古在中国便极为珍贵,〔本草纲目〕称瑿珀为众珀之长,宋应星〔天工开物〕描述「琥珀最贵重的瑿,价格相当黄金五倍」(注:一说瑿珀来自东欧和越南,其实依据瑿珀的定义:暗红近黑,以灯光直照可见枣红色泽,这样的琥珀在罗马尼亚和缅甸均有出产。)

参考: zh. *** /w/index?title=%E7%90%A5%E7%8F%80&variant=zh-

琥珀 = amber 蜜蜡 = beeswax

参考: yahoo字典

amber--琥珀 beeswax---蜜蜡

保如何卫列宁格勒?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笛卡儿

我们现在所用的直角坐标系,通常叫做笛卡儿直角坐标系。是从笛卡儿 (Descartes R.,1596.3.31~1650.2.11)引进了直角坐标系以后,人们才得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才建立并完善了解析几何学,才建立了微积分。

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Lagrange J.L.,1736.1.25~1813.4.10)曾经说过:"只要代数同几何分道扬镳,它们的进展就缓慢,它们的应用就狭窄。但是,当这两门科学结合成伴侣时,它们就互相吸取新鲜的活力。从那以后,就以快速的步伐走向完善。"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1910.11.12~1985.6.12)说过:"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

这些伟人的话,实际上都是对笛卡儿的贡献的评价。

笛卡儿的坐标系不同于一个一般的定理,也不同于一段一般的数学理论,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技艺,它使整个数学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它使笛卡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现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儿是十七世纪法国杰出的哲学家,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是当时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并不是专业的数学家。

笛卡儿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当他八岁的时候,他父亲把他送入了一所教会学校,他十六岁离开该校,后进入普瓦界大学学习,二十岁毕业后去巴黎当律师。他于1617年进入军队。在军队服役的九年中,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后来他回到巴黎,为望远镜的威力所激动,闭门钻研光学仪器的理论与构造,同时研究哲学问题。他于1682年移居荷兰,得到较为安静自由的学术环境,在那里住了二十年,完成了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如《思想的指导法则》、《世界体系》、《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包括三个著名的附录:《几何》、《折光》和《陨星》),还有《哲学原理》和《音乐概要》等。其中《几何》这一附录,是笛卡儿写过的唯一本数学书,其中清楚地反映了他关于坐标几何和代数的思想。笛卡儿于19年被邀请去瑞典作女皇的教师。斯德哥尔摩的严冬对笛卡儿虚弱的身体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笛卡儿于1650年2月患了肺炎,得病十天便与世长辞了。他逝世于1650年2月11日,差一个月零三周没活到54岁。

笛卡儿虽然从小就喜欢数学,但他真正自信自己有数学才能并开始认真用心研究数学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

那是1618年11月,笛卡儿在军队服役,驻扎在荷兰的一个小小的城填布莱达。一天,他在街上散步,看见一群人聚集在一张贴布告的招贴牌附近,情绪兴奋地议论纷纷。他好奇地走到跟前。但由于他听不懂荷兰话,也看不懂布告上的荷兰字,他就用法语向旁边的人打听。有一位能听懂法语的过路人不以为然的看了看这个年青的士兵,告诉他,这里贴的是一张解数学题的有奖竞赛。要想让他给翻译一下布告上所有的内容,需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士兵要给他送来这张布告上所有问题的答案。这位荷兰人自称,他是物理学、医学和数学教师别克曼。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笛卡儿真地带着全部问题的答案见他来了;尤其是使别克曼吃惊地是,这位青年的法国士兵的全部答案竟然一点儿差错都没有。于是,二人成了好朋友,笛卡儿成了别克曼家的常客。

笛卡儿在别克曼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数学,别克曼还教笛卡儿学习荷兰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两年多,为笛卡儿以后创立解析几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据说别克曼教笛卡儿学会的荷兰话还救过笛卡儿一命:

有一次笛卡儿和他的仆人一起乘一艘不大的商船驶往法国,船费不很贵。没想到这是一艘海盗船,船长和他的副手以为笛卡儿主仆二人是法国人,不懂荷兰语,就用荷兰语商量他们俩抢掠他们钱财的事。笛卡儿听懂了船长和他副手的话,悄悄做准备,终于制服了船长,才安全回到了法国。

在法国生活了若干年之后,他为了把自己对事物的见解用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他又离开了带有宗教偏见和世俗的专制政体的法国,回到了可爱而好客的荷兰,甚至于和海盗的冲突也抹然不了他对荷兰的美好回忆。正是在荷兰,笛卡儿完成了他的《几何》。此著作不长,但堪称几何著作中的珍宝。

笛卡儿在斯德哥尔摩逝世十六年后,他的骨灰被转送回巴黎。开始时安放在巴维尔教堂,1667年被移放到法国伟人们的墓地--神圣的巴黎的保卫者们和名人的公墓。法国许多杰出的学者都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数学之父—泰勒斯(Thales)

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泰勒斯以前,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时,只满足于对各类事物提出怎么样的解释,而泰勒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作出怎么样的解释,而且还加上了为什么的科学问号。古代东方人民积累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一些由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泰勒斯认为,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用在某个问题里可能是正确的,用在另一个问题里就不一定正确了,只有从理论上证明它们是普遍正确的以后,才能广泛地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泰勒斯自觉地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它赋予数学以特殊的科学意义,是数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泰勒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

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

泰勒斯对古希腊的哲学和天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历史学家肯定地说,泰勒斯应当算是第一位天文学家,他经常仰卧观察天上星座,探窥宇宙奥秘,他的女仆常戏称,泰勒斯想知道遥远的天空,却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数学史家Herodotus层考据得知Hals战后之时白天突然变成夜晚(其实是日蚀),而在此战之前泰勒斯曾对Delians预言此事。 泰勒斯的墓碑上列有这样一段题辞:「这位天文学家之王的坟墓多少小了一点,但他在星辰领域中的光荣是颇为伟大的。」

世界上哪些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天气因素

列宁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户”,此后一直作为俄罗斯的帝国首都。

正是在这里,俄国的***于1917年11月夺取了政权。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有300多万居民,是苏联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业、文化中心。

列宁格勒的重大意义,苏德双方都十分清楚,1941年7月,就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8月底,西北方面的德军进逼列宁格勒。9月8日,德军完成了对宁格勒的包围,并开始收紧夹攻的铁钳。

负责驻防此城的苏军统帅伏罗希洛夫彻底感到绝望,他甚至跑到火线上,希望被德国人打死,苏军士兵的士气也极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启用朱可夫,要他来保卫列宁格勒。

朱可夫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士气和纪律问题。他一到前线就发现第8集团军纪律松懈,如同一盘散沙,有些师长没有接到命令就擅自退出战斗,不少战士一听到枪声就跑,朱可夫认为对于这些状况必须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于是他颁布命令,凡是失职者都要处决。为了使命令具有威力,他逮捕并处决了一批投敌叛国的擅离职守的军官和士兵,并将一些不良风气弥漫的连队解散,士兵重新分配。对军队机关中不负责任、形式主义严重的不良作风,朱可夫也大力整顿。

经过整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制定了一个加强城防的计划。苏军在最危险地段和战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舰船,并调集兵力建立了纵深防御。

朱可夫和高级将领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朱可夫显得态度烦躁。但他对士兵们仍旧保持友好的态度,对于那些没有责任感的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则大声训斥。

朱可夫的精心防御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军的进攻步伐,这使布特勒大为恼怒,他下达命令猛攻列宁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胜,也要用封锁的把城里人困死,然后将城市摧毁。

朱可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了,他手下的军队不但要进行残酷的防御战斗,还要应付空袭、炮轰,而且还要应付更严重的饥饿。

为了加强防御,朱可夫把全城分为6个防御地段。每个地段都建立了以营防御区为基础的坚强阵地,此外,又组织了所有的妇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围挖防坦克堑壕。

朱可夫在进行地面防空建设后,还作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德军突入列宁格勒后的应变措施。朱可夫命令在工厂、桥梁和公共设施内部安装了地雷,如果敌人进入了城市,把这些建筑物连同敌人一同炸掉,朱可夫还给居民们发放了武器,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使列宁格勒变成了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由于固守列宁格勒的苏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苏军在城市周围某些地段发起的反攻未获成功,但他们得以与进攻的德军对峙达50天之久,打破了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以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到9月底,列宁格勒几个方面的战线都处于稳定状态。

德军为了“彻底摧毁”列宁格勒,除了陆地上封锁外,还进行了系统的炮轰和飞机轰炸。

第1次轰炸是在9月8日,但规模最大的则是9月21日至23日的轰炸,约有400架轰炸机参加了他们选定的主要轰炸目标,企图摧毁喀琅施塔得要塞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9月至10月,德军的飞机进行了数百次袭击。虽然,这些轰炸未达到目的,但毕竟给朱可夫及军带来了极其困难的局面。后勤供应基本中断,只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被称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水道。通过这一水道进的食品和只能最低限度地满足官兵们的需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更加恶化。

9月至10月,居民的面包定量先后降了5次,10月至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温车间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125克。可以想象,这么点粮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不**女在挖工事时,饿得一头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工人安装机器时,一下子倒在机器上再也唤不醒了。为了节省体力,对路旁的尸体,人们也懒得去进行安葬。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仍然英勇作战,一次又一次把红了眼的德军打退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到9月底,敌人终于相信,列宁格勒的防御十分坚固,依靠现有兵力是无法摧毁它的。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围困列宁格勒,企图使苏军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胜。

可德国的企图最终还是失败了。1943年3月初,苏军开始全线反攻,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空前的,它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必胜的信心,打击了德军的气焰,而且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团,对其他战场形势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朱可夫对于这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确是功不可没。

朱可夫在作战役准备。5.莫斯科会战

1941年10月上旬,德军知道列宁格勒是攻不下的。于是,集中了100万多人、1700多辆坦克和1900门大炮,在空军掩护下,又对莫斯科发动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将这场关系苏联生死存亡大战的指挥棒交给了朱可夫。

10月10日,斯大林给朱可夫打来电话,正式通知他,最高统帅部决定任命他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最后,斯大林以命令的口吻在电话中大声说:“赶快把一切都抓紧干吧!”

很快,朱可夫就接到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10月10日17时发布的命令:

1、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防方面军合并为西方方面军。

2、任命朱可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3、任命科涅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

4、任命布尔加宁同志、霍赫洛夫同志和克鲁格洛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

5、朱可夫同志于1941年10月11日18时开始指挥西方方面军。

6、撤销预备方面军指挥机关,用以补充西方方面军和莫斯科战线的预备队。

接到命令后,朱可夫立即出发去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部临时设在几个帐篷内,朱可夫走进帐篷后立即投入了战役的组织工作。

熟悉朱可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意志坚强、处事果断、具有杰出才干和天赋的人,也是一个要求严格、持之以恒、目标明确的人,所有这些品质对于一个精明强干的军事首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莫斯科会战最激烈的日子里,朱可夫的严厉粗鲁几乎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可正是由于他的个性品质,才使他在国家与民族危难的时刻,能够挑起挽救莫斯科和整个国家的千斤重担,能够组织起保卫莫斯科的有效防御。

朱可夫以他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效率,开始实施这新的使命。他通过实地考察军情,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莫斯科正西方面组织了一条牢固的防御带;加大纵深防御,建立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随时听候调动;组织有效的地面和空中侦察,以加强对方面军各部队的指挥;安排好军队的物资保障;增强战士们必胜的信心。最让朱可夫头疼的问题是兵力不足,现在的部队根本无法有效地驻守136公里长的防线。最高统帅部竭尽全力从其他地方调集了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个炮兵团,以解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莫斯科几十万居民不分昼夜地构筑保卫首都的防御工事。他们修筑了7.2万米长的防坦壕、近9万米长的峭壁和断崖,设置了5万多米长的障碍物地带,挖掘了近12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这些用居民双手挖出的300万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一个颇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圈。

前线的苏军官兵知道,全国人民都在为保卫莫斯科作最大的支援,这种军民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是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鼓舞力量和坚强支柱。

11月上半月,苏德军队双方都作了新的调整和补充,莫斯科附近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死决斗即将开始。

11月15日清晨,德军从北面、南面、西面对莫斯科发起了猛攻。

德军的总的战役计划是:第9集团军牵制加里宁方面军并进攻克林,从北面包围莫斯科;第2集团军牵制西南方面军并占领图拉,从南面包围莫斯科;第4集团军在西面消灭莫斯科附近的苏军。然后入南、北包抄,在莫斯科以东会师并完成包围,最后几个集团军同时配合,正面进攻,一举占领莫斯科。

在11月16日以后的几天里,形势对苏及其危险,德军不顾一切动用强大进攻力量。用坦克开路,对苏军实施沉重的打击,苏军的兵力显得非常薄弱。

虽然在前几天残酷的战斗中,苏军损失惨重,但他们却以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向莫斯科的推进。在德军方面,虽然战线向前推进了,但是种种不祥之兆却弥漫在军队中。

连续作战的疲惫和日渐寒冷的天气成为德军面临的两个大敌。最让德国士兵不安的是,由于战线过长,使得补给品奇缺,尤其是冬装非常缺少。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德军士兵只穿单薄的军服,冻得瑟瑟发抖,浑身僵硬。

从11月中旬起,其他战区的苏军相继展开了一些反攻,牵制了德军的兵力,支援了莫斯科方面的防御战。

然而,虽然德军进攻受阻,但是对莫斯科的威胁仍未减轻。德军继续缓慢地向前推进,日益逼近莫斯科。

最高统帅部经过仔细的分析,通过了朱可夫的反攻计划。

在苏军大反攻前夕,苏德双方在莫斯科附近的兵力情况表明并不利于苏军:苏军有110万人、7652门大炮、274辆坦克、1000架飞机;德军共有170万人、1.3万门大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

但朱可夫分析,德军人数虽多,可战线拉得过长,两翼的突击部队相距200公里,兵力分散。而苏军则比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区的优势兵力打击敌人。

1941后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从莫斯科南、北两面开始了反攻,几乎在同一时期,友邻方面军积极配合,苏德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经过十天的激烈较量,使已经削弱和极度疲惫的德军遭受重大损失,他们不得不在在苏军压力下节节后退。

得知德军败退的消息后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地禁止前线部队继续后退,并答应补充部队,

然而在苏军英勇无畏的进攻下,到12月底,德军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

在莫斯科会战中,朱可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歼敌50余万人,击毁或俘获1100辆坦克、2500门大炮、1.5万多辆汽车和其他装备。德军被击退了150~300公里,红军解放了1.1万个居民点,赢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

在此之后,德军的有生力量大大削弱,它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战争也终于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苏军却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士气高昂。

朱可夫作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中名声大振,被斯大林称为“胜利的象征”。

苏联解体前地图有多大

莫斯科战役(1941.9-1942.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苏军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德军为“中央”集团军群。

德军统帅部认为莫斯科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占领莫斯科关乎整个战争之命运。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推进至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附近后(参见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列宁格勒战役),想在战争最初几周内从行进间夺取首都的计划以遭失败,于是德军准备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计划规定,以各坦克集团分别由杜霍夫希纳、罗斯拉夫利、绍斯特卡等地域向东和东北方向实施3个强大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地带。“中央”集团军群辖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司令为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称坦克第2集团军,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别改称坦克第3、第4集团军),共74个半师,内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亦即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对苏军说来,情况异常复杂:当时许多企业被迫向东部地区疏散,因而苏联军事经济还不能够充分满足作战军队对武器和技术兵器的需要,各战线正在进行艰苦的防御交战,军队遭到严重削弱,此外,由于日本和土耳其两国政府采取亲方针,苏军统帅部不得不在苏日、苏土边境屯扎重兵。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莫斯科会战的企图是,依托有利地区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阻止德军突向莫斯科,尽可能给德军以大量杀伤,争取时间,并为反攻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企图,大本营采取了必要措施,向莫斯科远接近地派出了精锐部队和兵团。但仍未能改变对苏军不利的兵力兵器对比。

截至9月底,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司令为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司令为卢金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0月为戈卢别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谢利扎罗沃、多罗戈布日以东、斯帕斯杰缅斯克一线。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4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多0.7倍,作战飞机多1倍。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武器质量上也占优势,因为当时苏军坦克和飞机有一半以上是旧式的。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兵以及摩托化兵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参见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苏军实施的反突击虽然迟滞了德军前进,但未能阻止其进攻。在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维亚济马方向和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10月3日占领奥廖尔,10月4日,德军夺取了斯帕斯杰缅斯克和基洛夫,10月5日夺取了尤赫诺夫,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牵制了德军28个师。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在莫斯科海至卡卢加(230公里)一线,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由大本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复杂的情况要求从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留下的企业生产军用品;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见莫斯科防御区),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等等。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3万人。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在加里宁防御战役中也进行了同样激烈的战斗。10月14日,德军坦克突入了加里宁。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10月底—11月初,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在图拉方向的进攻也因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以及第50集团军和图拉市人民的英勇作战而受阻。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德军的攻势锐减。道路异常泥泞,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此时,苏联谍报员佐尔格从日本送来了日军不会对苏联发动进攻的准确情报。于是,苏军又将部署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

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图夺取苏联首都,一定要在冬季到来以前攻占莫斯科。德军增调兵力,变更部署,用于进攻莫斯科的兵力有51个师,内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兵力优势仍在德军方面:人员比苏军多1倍、炮兵多1.5倍、坦克多0.5倍。个别方向(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图拉方向)优势还要大些。德军的企图依旧是击溃苏军,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苏军识破了德军意图,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所属第50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第3、第13集团军转隶西南方面军。自11月17日起,加里宁方面军第30集团军编入西方面军。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11月7日、在德军逼近莫斯科的情况下,斯大林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受阅郎队直接开赴前线。

11月15—18日,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在加里宁—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和图拉防御战役中,苏军阻止了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卡希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的德军。德军从最初几天起就遇到了苏军顽强抵抗。潘菲洛夫少将、别洛博罗多夫少将、多瓦托尔少将和卡图科夫上校等指挥的兵团官兵坚守阵地。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在亚赫罗马地域前出到莫斯科运河,在纳罗福明斯克以北及其以南强渡了纳拉河,从南面逼近卡希拉。但德军继续前进受阻,因苏军于11月27日在卡希拉地域,11月29日在首都以北对德军南、北两集团相继实施了强有力的反突击。12月3—5日,突击第1集团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中将)、第16、第20集团军在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克留科沃等地域实施了新的反突击,开始压迫德军后退。就在这几天内,第33集团军的突击集群与第5集团军协同恢复了纳拉河上的态势。第50集团军和加强给他的由别洛夫少将指挥的近卫骑兵第1军击退了德军在图拉以北的冲击。作战主动权开始转入苏军手中。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仅11月16日—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德军士气严重受挫。苏军转入反攻并粉碎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条件已经具备。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

苏军反攻的指导思想是,同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了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在季赫温方向和罗斯托夫方向进攻的军队应配合完成这一主要任务。在夺取制空权的斗争中,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航空兵、首都防空部队航空兵与方面军航空兵联合作战,起了巨大作用。反攻的准备是在复杂情况下进行的;苏军飞机虽略占优势,但炮兵少1/2,坦克少1/3,人员亦少于德军。但是苏军统帅部也考虑到了其他因素:德军兵疲意沮,没有既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反攻开始于1941年12月5—6日,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尽管天寒雪深,反攻发展却很顺利。在加里宁战役、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战役、图拉战役、卡卢加战役、叶列茨战役中,苏军在最初几天内就从德军手中夺得了主动权。12月8日,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9日,苏军解放了罗加切沃,11日解放了伊斯特拉,12日解放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5日解放了克林,16日解放了加里宁,20日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苏军大本营考虑到情况有利,要求各方面军司令加宽进攻地带,毫不停顿地实施追击。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苏军从侵略者手中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地,消除了图拉被合围的危险。进攻的苏军前出到勒热夫、拉马河、鲁扎河、博罗夫斯克、莫萨利斯克、别廖夫、韦尔霍维耶一线,将敌打退100—250公里。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最后一枚手榴弹。

苏军大本营对1月初的前线情况进行判断之后,决定命令苏军在列宁格勒附近,在西部战略方向和西南战略方向转入总攻。西方向军队的任务是,合围并粉碎“中央”集团军群主力。但是以现有兵力兵器不足以达到既定目的。在西部方向,双方步兵和炮兵的兵力相等,苏军仅在坦克数量方面超过德军0.3倍。

1月8日—月20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瑟乔夫卡—维亚济马进攻战役、托罗佩茨—霍尔姆进攻战役、勒热夫进攻战役、博尔霍夫进攻战役。1942年1、2月间,在维亚济马以南地域实施了空降。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兵力兵器特别是快速军队,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尽管如此,西方向的总攻还是顺利的。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在成尤赫诺夫以北和勒热夫地域实施反突击,合围进攻维亚济马和奥列尼诺的苏军部队。苏军的态势急剧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惨败。

点评:此战,德军被向西击退100—350公里。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各一部宣告解放。苏军在莫斯科郊外的胜利,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这一胜利使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但未完成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企图。德军损失50余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余辆,以及许多其他技术装备。会战中,德军虽在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缺乏预备队和冬季作战准备,以及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耗过大等原因而遭到失败。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刑。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莫斯科会战具有巨大国际意义,它使反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法西斯国家集团更加削弱,迫使日本和土耳其统治集团不敢一味追随德国。在这次会战中,苏联军事学术达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在复杂条件下善于筹建和隐蔽集中预备队以粉碎敌人,善于组织各方面军和各战略方向之间的密切协同,善于使用陆军、航空兵(见航空兵进攻)和游击队的力量共同粉碎“中央”集团军群。组织防御和进攻的方法以及更合理地使用炮兵(见炮兵进攻)、坦克和航空兵的方法均有改进。此外,还积累了大量集中使用各兵种的经验,这表明了苏联军事首长在战略和战役战术上的成熟以及各兵种军人战斗技能有了提高。苏军约有40个部队和兵团,包括14个步兵师、3个骑兵军、2个海军步兵旅、5个坦克旅、9个炮兵团和6个航空兵团因模范地完成战斗任务和英勇善战而被授予近卫军称号。100多万名城市保卫者被授予1944年颁发的“保卫莫斯科”奖章。362.6万名军人被授予勋章和奖章,110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65年5月,为纪念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莫斯科被授予“英雄城市”荣誉称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寒下的莫斯科之战

最大时(二战后-1991年)2240.22万平方公里。苏联曾经发生过多次领土变动。二战前后,苏联吞并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千岛群岛等地区,总面积增加约70万平方公里,从而使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240.22平方公里。如图。望采纳

(源自网络)

每一次的战争(悬赏5)

莫斯科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年),于1941年10月2日至1942年1月7日进行的。经过几个月的攻击和反击,德军试图攻占莫斯科,苏联的增援和俄罗斯的严冬给德军造成了损失,帮助德国的计划受挫,使其部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莫斯科之战

苏联军队和指挥官:

德国军队和指挥官:

背景资料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 "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德军原本希望在5月开始行动,但因巴尔干半岛和希腊的战役而推迟。开辟东线后,他们很快就压倒了苏军,取得了较大的战果。向东开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的陆军集团中心军在6月赢得了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粉碎了苏军西线,击毙或俘虏苏军34万多人。越过第聂伯河,德军开始了持久的斯摩棱斯克战役。尽管包抄了守军,并击溃了三个苏军,但博克还是被拖延到9月才恢复前进。

虽然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基本畅通,但博克不得不下令部队南下,协助攻占基辅。这是由于阿道夫-不愿意继续打大规模的包围战,这些战役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未能打破苏联的抵抗。相反,他试图通过占领列宁格勒和高加索油田来摧毁苏联的经济基础。其中针对基辅的是海因茨-古德里安上校的第2装甲部队。

古德里安认为莫斯科更重要,他对这一决定提出抗议,但被否决。由于支持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行动,博克的时间表被进一步推迟。直到10月2日,随着秋雨的降临,陆军集团中心才得以发动 "台风行动",这是博克进攻莫斯科的代号。目标是在俄国严冬开始之前占领苏联首都。

博克的计划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博克打算动用第2、第4和第9军,由第2、第3和第4装甲集团军支援。空中掩护将由德国空军的Luftflotte 2提供。合并后的部队人数略低于200万人, 1,700辆坦克,和14,000门火炮。台风行动的计划要求对维亚兹马附近的苏军西线和后备军战线进行双钳形运动,同时第二支部队向南移动以占领布良斯克。

如果这些演习成功,德军将包围莫斯科,迫使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讲和。尽管 "台风行动 "的计划在纸面上是合理的,但却没有考虑到德军在经过几个月的战役后已是伤痕累累,而且他们的补给线也很难将货物运到前线。古德里安后来指出,他的部队从战役一开始就缺少燃料。

苏联的准备工作

苏联人意识到莫斯科面临的威胁,开始在莫斯科城前构筑一系列防线,第一道防线延伸到勒热夫、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之间。其中第一道防线延伸到勒热夫、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之间,而第二道双线则建在加里宁和卡卢加之间,被称为莫扎斯克防线。为了保护莫斯科本土,首都市民被征召在城市周围修建了三道防线。

虽然苏联的人力最初被拉得很紧,但由于情报显示日本并不构成直接威胁,增援部队正从远东西进。两国早在1941年4月就签订了中立条约。

德国早期的成功

德国的两个装甲集团军(第3和第4集团军)在维亚兹马附近迅速取得战果,并于10月10日包围了苏军第19、20、24、32军。苏军4个军不但没有投降,反而顽强地继续战斗,延缓了德军的前进速度,迫使博克调兵遣将,协助缩小包围圈。

最终,德军指挥官不得不投入28个师的兵力,让苏军西线和预备队的残余兵力退回到莫扎伊斯克防线,增援部队急速前进,主要是为了支援苏军第5、16、43、49军。在南面,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坦克)迅速包围了整个布良斯克战线。与德军第2军联动,于10月6日前攻占奥廖尔和布良斯克。

被包围的苏军第3军和第13军继续作战,最终东逃。但德军最初的行动,俘虏了50多万苏军士兵。10月7日,下了这个季节的第一场雪,很快就融化了,道路变成了泥泞,严重阻碍了德军的行动。博克的部队磨磨蹭蹭地前进,击退了苏军的多次反击,于10月10日到达莫扎伊斯克防线。同一天,斯大林将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帅从列宁格勒围城中召回,并指示他监督莫斯科的防御工作。担任指挥后,他将苏军的兵力集中在莫扎伊斯克防线。

摧毁德国人

寡不敌众,朱可夫将他的兵力部署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马洛雅罗斯拉夫茨和卡卢加防线的关键点。10月13日恢复推进,博克试图避开苏军的大部分防线,对北面的加里宁和南面的卡卢加和图拉进行攻击。虽然前两者很快沦陷,但苏军成功地守住了图拉。10月18日正面进攻攻占了莫扎伊斯克和马洛亚罗斯拉夫茨,随后德军又发动了进攻,朱可夫被迫退到了纳拉河后面。虽然德军取得了收获,但他们的部队却被严重磨损,并受到后勤问题的困扰。

在德军缺乏合适的冬装的同时,他们也在比他们的四号装甲车更优秀的新型T-34坦克面前吃了亏。到11月15日,地面已经结冰,泥泞不再是问题。为了结束战役,博克指挥第3和第4装甲军从北面包围莫斯科,而古德里安则从南面绕城而行。两支部队将在莫斯科以东20英里的诺金斯克会合。德军受到苏军防御的拖累,但在11月24日成功地攻占了克林,4天后越过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然后被击退。在南方,古德里安绕过图拉,于11月22日拿下斯大林哥尔斯克。

几天后,他的攻势在卡希拉附近被苏军遏制。由于他的两路钳形运动都陷入困境,博克于12月1日在纳罗-福明斯克发动了正面进攻。经过四天的激战,遭到了失败。12月2日,一支德军侦察部队到达离莫斯科只有5英里的希姆基。这标志着德军前进的最远距离。由于气温达到零下50度,而且还缺乏冬季装备,德军不得不停止进攻。

苏联人的反击

到12月5日,朱可夫已经被来自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师团大量增援。拥有58个师的预备队,他发动了一次反攻,把德国人从莫斯科逼退。攻击开始的时候,恰逢命令德军采取防御态势。由于无法在其前进阵地上组织稳固的防御,德军于12月7日被迫离开加里宁,苏军则在克林动了包围第3装甲军的念头。这一行动失败了,苏军向勒热夫挺进。

在南部,苏军于12月16日缓解了图拉的压力。两天后,博克被撤职,改由居内特-冯-克鲁格元帅接任,这主要是由于对德军违背他的意愿进行战略撤退感到愤怒。

俄国人得到了极度寒冷和恶劣天气的帮助,使德国空军的行动降到最低。随着12月底和1月初天气的好转,德国空军开始密集轰炸以支援德国地面部队,这减缓了敌人的推进速度,到1月7日,苏军的反攻结束了。朱可夫将德国人推到了距离莫斯科60到160英里的地方。

后果

德军在莫斯科的失败,注定了德国要在东线进行长期的斗争。这一部分战争将消耗德国在剩余冲突中的绝大部分人力和资源。莫斯科战役的伤亡情况有争议,但估计德军损失24.8万至40万,苏军损失65万至128万。

苏军慢慢积蓄力量,将在1942年底和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扭转战局。

近期去过莫斯科的朋友请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谢谢。

很高兴现在又那么多爱好军事的朋友一起研究我给你介绍下著名的战役包括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 西线的马奇诺保卫战和不列颠空战,还包括咱中国的黄海海战 英德德日德兰大海战 都是世界著名的战争范例对你了解世界大战有辅助的作用。

<黄海海战>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铁甲巡洋舰决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的中方的战败。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日德兰海战》-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双方的主力舰达到200余艘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119发,每门炮10.9发(携带量为80-90发); 战列巡洋舰共发射1670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334发,每门炮37.95发(携带量为80-90发)。 共计发射大口径炮弹3597发,中口径炮弹3952发,小口径炮弹5300发,大口径炮弹命中确认120发,平均命中率3.33%,中口径和小口径命中107发,平均命中率1.16%;

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2.17%。

根据Arthur J Marder教授在《从无畏舰到斯卡帕》(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卷,第199页)指出的,德国战舰近四分之一的大口径命中弹集中在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上,包括武士(15发),防御(7发)和黑王子(15发),她们都是在极近的距离上被命中的。前两者只有7000码,后者更是只有1000码。而在德国方面统计英国战绩时,并没有计算威斯巴登被击中的次数,根据英国资料,至少被射击200发以上。因此参看双方命中率时,可以认为大致相当。

所有被击沉舰船的中弹数目都是大约统计值,夜间混战中的命中数目更是如此。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8.84%)。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

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国军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德国在技术上的熟练显然胜过英国人。他们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过英国船壳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英国炮弹往往碰上装甲即炸。英国方面使用的火药也存在着问题,其更易燃易爆。而皇家海军在运送时不关闭舱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海军更是优越得多。德国人在多格尔沙洲一战后,注意到了储藏室和输送机也能导致库火灾,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海战中炮弹在德国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库。而皇家海军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炸裂,是由于炮弹在炮塔里爆炸时,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没有一艘德国船因这类缺陷而丧失。同样双方运送发射药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区别,德国人对发射药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英国人则仅仅用蚕丝口袋包裹。德国船的上甲板在长射程的炮战中提供了较好的防护,鱼雷在它们加固了的舷侧爆炸,造成的损伤也较小。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英国海军设计师集中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大炮,而忽视了其它必要的改进,在这次战斗中皇家海军的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1918年初,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现在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

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六月二日18时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7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海战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为了掩护自己的惨败,避免挫伤部队的士气,6月10日日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惨败的舰队疲惫不堪地回到驻地时,东京竟举行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美国海军首脑事后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同时,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一痛苦的回忆直到二战结束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美国海军提前发觉日本海军的计划,是日本海军失利的唯一最主要的原因。但许多军事家认为:日本海军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决战的决定性力量,把航空母舰当做辅助性力量使用,忽略了航空兵力的作用是导致失败的最终结果。

日本海军计划最明显的失误是分散部署兵力,联合舰队各部队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上单独作战,而美国海军最大限度的集中部署兵力。联合舰队的优势被削弱了。日军计划另一个失误是,进攻中途岛本来是诱使敌舰队决战,可却给航空母舰套上支持占领中途岛的任务,并一相情愿的认为在中途岛受到攻击以前,敌舰队不会离开其基地。日军侦察搜索计划同样不利。最后导致南云遇到进退维谷的难题和来回换装鱼雷、炸弹的尴尬局面。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此次海战的特点是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舰炮射程之外,以舰载航空兵实施突击。日军失败的原因是过高估计己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同时在两个战役方向作战,兵力分散;情况判断错误,认为美国航空母舰来不及向战区集结;通信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海上侦察,直至关键时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舰的位置;战场指挥不当,决心多变。美军获胜的原因是掌握日军进攻企图,及时集结兵力待机;在鱼雷机大部损失的情况下,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导致日军鱼雷机连机带雷爆炸,航空母舰被彻底摧毁。

《不列颠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德军准备侵入英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进行的空战。

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诱英妥协失败,于1940年7月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为夺取制空权,把占有优势的英国海军赶出英吉利海峡,给入侵扫清道路,并迫使英国屈服。

德国空军受命歼灭英国的空军,对英国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空袭。轰炸自7月10日开始。德国最高统帅部把此次行动的最早日期定于8月5日,代号为「鹰袭」。在8月6日,戈林才把进攻日期正式定于8月12日,名为「鹰日」。然而,因为英国南部天气不稳定,因此德国空军才于8月13日发动对英国的空中攻势。德军最初主要目标是英军的军舰、海军基地、机场和雷达站。

8月13日,德国空军开始突袭英伦海峡及英国本土,计划歼灭英国的空军基地及雷达站,以及消除英国的空军主力。但在英国南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再加上英国使用新研发的雷达,使得德国空军在这一天遭到了失败。自此,英德的空军不断在英国的空中交战,双方亦伤亡惨重。至8月28日晚,德国对英国城市利物浦发动轰炸,造成英国大量平民伤亡。英国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进行反击,在8月下旬接连轰炸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为了对抗皇家空军的夜袭,9月7日起转而主要轰炸伦敦等重要城市,企图摧毁英国军民的抵抗意志。

德军动用了2000架左右飞机,飞行4.6万多架次,投掷了6万吨炸弹,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首都伦敦破坏严重,形势严峻。英国军民在丘吉尔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抵抗。仅拥有1000余架飞机的皇家空军充分利用本土上空作战的优势,使用刚刚发明的雷达早期预警,以915架飞机的代价使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飞行员6000名,并对德国进行了有限还击。

德军无法实现战役目的,同时的注意力也转向东方准备进攻苏联,因而“海狮计划”的实施无限期推迟。10月初,德国空军转入夜袭,不列颠空战接近尾声。

此次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英国取得自卫战的胜利,的军事冒险受到严重的挫败,有力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马其诺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约700公里,由一组组相互独立的筑垒式防御工事群构成。每一组工事包括一个主体工事和一些观察哨所,相互间以电话联系。主体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工事外面则密布金属柱、铁丝网,号称固若金汤。工事内粮食和燃料的储存一般可坚持三个月。为体现这一工事的防御性质,工事内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0公里,即保证炮弹不落在边境之外的它国之域。如有战事,各观察哨所可用潜望镜观察敌情,随时将情况用电话报告指挥部,而炮塔内的炮兵则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内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炮。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该防线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工程总造价近50亿法郎(1940年数),相当于当时全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由于该防御系统十分坚固,二战期间死于马其诺防线工事内的士兵为数极少。但是,这个登峰造极的防御工事并没能在二战中挡住德国法西斯装甲化、摩托化的部队。1940年5月,德军攀越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很快占领了法国全境。被神话般信奉的马其诺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并在日后成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旧称“察里津”;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由于苏联政府害怕过高的伤亡统计会影响民众,因此在当时拒绝提供详细的伤亡数据。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在战役最后阶段,德军仍然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的精锐之师第六军团的全部和第四装甲军团部分。许多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60万人,其中包括:30万德国军队,15万罗马尼亚军队,7万意大利军队,5万匈牙利军队和5万左右的苏联投降部队。德军伤亡人数中阵亡和俘获的比例非常之高(96000人左右被俘)。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同时,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974734人受伤.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座城市在1945年被命名为“英雄城”。60年代,苏联在城外的山丘马马耶夫岗,树起了高达52米的“俄罗斯母亲纪念碑”。塑像中就包括当时战斗时被炸毁的废墟。大谷物仓库和巴甫洛夫大楼等见证了非常激烈的战斗的场所,至今仍接待后人的参观。

《莫斯科会战》

苏德战争开始后,就将夺取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作为他的首要目标,所以当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扣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时,他却暂时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分散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去支援对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作战。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1941年9月6日,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进攻方法仍像战争初期那样,同时从三个方向给苏军以决定性打击。

莫斯科攻势主要由包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实施,同时还从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抽调了大批兵力。至9月底,中央集团军群已集中了74个师(其中包括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00余万人,1700辆坦克、14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中路是由克鲁格元帅指挥的第4集团军和赫普纳指挥的第4装甲兵团,其任务是先从斯摩棱斯克南面向莫斯科以西的维亚兹马包围,接着由此向莫斯科挺进;北路是斯陶斯指挥的第9集团军和霍特指挥的第3装甲兵团,其任务是先从斯摩棱斯克北面向维亚兹马包围,再向东北,从北面包围莫斯科;南路是魏克斯指挥的第2集团军和古德里安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其任务是向莫斯科以南的奥廖尔和图拉发动进攻。第2集团军居左,古德里安军团居右,对布良斯克的苏军发起钳形合围并予以聚歼后,由南翼包抄莫斯科。

担任莫斯科防御任务的苏联军队共三个方面军,最初约80万人,770辆坦克,9150门大炮和迫击炮,545架飞机。可涅夫上将指挥的西方方面军部署在维亚兹马以西60英里处,其任务是阻止德军沿主向要方突入莫斯科;西方方面军的后面是布琼尼元帅指挥的预备方面军,与西方方面军成纵深梯次配置,其任务是阻击突破西方方面军的德国军队;预备方面军的南面是叶廖缅科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其任务是阻止德军对布良斯克的突破。

1941年9月30日清晨,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首先拉开了“台风”行动的序幕。当天就撕开了苏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左侧翼防线,向前推进了50多英里,10月2日,中路和北路主力的攻击同时从斯莫棱斯克的南北两面发动,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的防线当即被这两股洪流所冲垮。

10月3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攻占了奥廖尔,其左翼第47装甲军突然从这里调头向北,直指叶廖缅科司令部驻地布良斯克。10月4日,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开始向维亚兹马的北面旋转逼进,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则从南面向维亚兹马进逼。10月6日,古德里的第17装甲师占领了布良斯克。10月7日,霍特和赫普纳两只装甲兵团在维亚兹马会师,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相当一部被包围。10月8日,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和古德里安的安装甲部队也包围了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下随即令各路德军立即对这两个包围圈内的苏军进行清剿,并继续向莫斯科进军。

直到9月下旬,苏军并没有意识到德军会将主要攻势转到莫斯科方向上。飘忽不定的战略方向,不但搅乱了德陆军将领,而且也使得苏军最高统帅部感到难以把握其思想脉搏。当苏军摸准了德军的意图后,立即停止了一切进攻而转入了全线防御。10月10日,斯大林将冲出德军重围的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残部合并组成的新的西方方面军,并将负责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朱可夫上将召回莫斯科担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全面负责莫斯科防御战的指挥。

朱可夫立即着手在莫斯科近郊以西的莫扎伊斯克一线建立坚强的防线。与此同时,苏最高统帅部一直在给朱可夫调运非常急需的预备队和武器装备。从10月7日日起,从其它方面军和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到莫扎伊斯克防线的计有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多个炮兵团和一些其它部队。

10月13日,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向莫斯科西南方的卡卢加(距莫斯科100英里)突击,苏军防线被冲破,朱可夫被迫放弃该城。同时,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攻占了莫斯科西北方的加里宁(距莫斯科98英里)。14日,苏联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撤往古比雪夫,但斯大林和其大本营仍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作战。同日,德陆军总部下达命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各路军团从南、北、西三面包围莫斯科,并拒绝任何有条件的投降。18日,德军突进到距莫斯科只有60英里的莫扎伊斯克。10月20日,德军完成了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这两个包围圈内苏军的清剿,苏军66.3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2辆,大炮和迫击炮5412门。“台风”行动初战告捷。

虽然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的包围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天气的变坏使德军的攻势锐减。当德军前锋装甲部队进到莫扎伊斯克时,天已开始下雨了,道路变成了泥河。坦克走不多远就陷入泥潭中,简直无法前进。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坑陷在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上达几天之久,一切补给只好依赖空运。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此时,苏联杰出的谍报人员左尔格从日本送来了准确的情报:日本武装力量将全力南进,而无意对苏作战。于是,斯大林又将部署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苏军渐渐地从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所蒙受的惨重损失中恢复过来。他们不仅有了招架之功,而且开始具备了还手之力。朱可夫预计到德军以后的进攻还会像以前一样,采用强大的装甲部队发起两翼包抄,于是采取先发制人的作法,在德军攻势发起前,率先对德军装甲部队发起了攻击,使其遭到很大的损失。

11月3日至4日,第一次降霜了,虽然骤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又使身上仍着单衣的德军陷入了冻馁之中。由于没有冬季服装,德军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然而,远离前线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却开始策划新的攻势。

11月7日,虽然德军兵临城下,斯大林仍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传统的十月革命节庆祝大会和阅兵式,全副武装的苏军部队从检阅台前庄严地经过,然后士气高昂地直接开赴前线。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共集中了51个师。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其左面是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和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其任务是分别从北方和西方包围莫斯科;右面的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则从南方向莫斯科包围。

11月16日,“秋季攻势”开始发动,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慢慢地向莫斯科西北方向前进,23日占领了克林,28日突破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到达伊斯特腊镇,这距莫斯科只有24公里,霍特从他的望远镜里已能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圆顶。在霍特兵团右面,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进到了莫斯科以西的齐维特科瓦。同时,南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包围了莫斯科东南方的图拉。

然而,担任正面攻击的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却受到了苏军强大抵抗。由于朱可夫将精锐部队都用在这个方向上,第4集团军的突击一开始就进展不快。22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亲自上阵指挥第4集团军作战,他把一切可抽调的兵力都投入了战斗,照他自己所说:“当最后一营兵力投入之后,也许就可以决定胜负。”但当包克以为苏军师团已被其全歼而苏军预备队也已用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苏军西伯利亚精锐师却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面前。尽管包克拼了老命,第4集团军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困难。包克已经害怕这次会战将变成第二次“凡尔登会战”,即激烈的消耗战。

12月5日,斯大林下令苏军实施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北路德军发起反击,两天后收复克林。6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军向中路和南路德军发起了强大反攻。到12日,各路德军战线被苏军迅速突破。15日,苏联政府机构迁回莫斯科。

12月19日,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虽然德军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虽然是由于他的固执,才会使这个战役走到了惨败的边缘,可是也因为他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这个深渊。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不肯撤出苏联或是斯莫棱斯克以东的地区,才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一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的计划与拿破仑不同,不是全线撤退而是向后方运动,将原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

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苏军收复了卡卢加。在西北方向,加里宁也被苏军收复。东南方向,苏军解出了德军对图拉的包围。莫斯科会战结束,苏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德军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德军不得不改“闪击战”为持久战。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Moscow)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

自然地理: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最高点253米)。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全市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洁干净。

历史概况:莫斯科是一座历史悠久和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始建于12世纪中期。

莫斯科市名来源于莫斯科河,关于莫斯科河的语源,说法有三: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莫斯科市作为居民点最早见诸史册是在公元1147年。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林”一词,一说源出希腊语,意为“城堡”或“峭壁”;一说源出早期俄语词“克里姆”,指一种可作建材的针叶树。后来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围逐渐形成若干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村落。13世纪初成为莫斯科公国的都城。14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从而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莫斯科建城860周年庆典

15世纪中期莫斯科已成为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纪初。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仍发挥着俄国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今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1812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这个城市在大火中焚毁,但很快又重新建设起来。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铁路。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莫斯科紧随彼得格勒之后,也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和***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3月从彼得格勒(后改名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为苏联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镇纳入城市范围,组成大莫斯科区。1987年,莫斯科市政当局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定为城庆日,举行各类城庆活动。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1987年,莫斯科市政当局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定为城庆日,举行各类城庆活动。

行政区划和人口:1968年全市分为30个区(包括环城公路外的新兴城镇泽廖诺格勒),其中13个内城区的人口、面积均少于17个外城区。人口中俄罗斯人占89.2%,其余为犹太、乌克兰和鞑靼人。

从1897年到1926年,莫斯科的人口从103.9万人增加到208万人。从1926年到1939年,莫斯科居民增加了2.2倍,达到460.9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莫斯科的人口继续增加,但速度有所缓慢。1959年为613.3万人,1970年为719.4万人,1979年为814.2万人,1995年为887.5万人,1989年为897.2万人。自1989年以后,莫斯科的人口开始呈下降趋势,1993年为871.7万人,1997年为863.9万人,1998年为850万人,2000年为838. 9万人。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为1000万,连同外来人口约为1200万。截至2006年1月,人口约1415万。

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达29000人/平方公里。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万人(1976),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仅为2.5‰(1976)。

生态环境:莫斯科生态保护良好,在环保问题上执法严格。1997年俄罗斯全国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300多件刑事案,其中150件就是莫斯科立案的。一般大城市预算中生态保护费占百分之三,莫斯科达百分之五。早已实行汽油无铅化,但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污染汽体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八,城市加强了汽车废气检测,禁止污染超标车上路,限制二手车进口和老汽车登记。由于历史原因,市中心区万居民人均绿地仅9平方米,市政府决定市、区政府每年各拨款200万卢布,把6000个小公园改造为自然保护地,禁止在那里修建任何建筑物。1998年,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签发了在全市新辟8个自然保护区的决议,其中包括市东工厂区附近1200公顷伊兹迈洛沃森林松园、叶利钦总统等***居住区所在地克雷拉茨科耶丘陵和莫斯科大学所在地的麻雀山(前列宁山)。新辟的自然保护区加上原有的四片保护区,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00公顷,再加上全市星罗棋布的街心花园和公园,使绿地面积共达达2万4千公顷,约占全市面积40%,人均绿地30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卢日科夫因此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最佳生态师”奖。

文化教育: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设施众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学校和84所高等学校。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为最著名。列宁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藏书3570万册(1995年)。每年出版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学工作者人数达20多万。除国家科学院外,还设有全国性的艺术、医学、教育和农业研究院。

市内有121个剧院。国家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家中央木偶剧院、莫斯科国家马戏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享有世界声誉。有110个**院、31个歌舞厅和72个文化宫。电视以4个频道播出。莫斯科广播电台以多种国内语言和60余种外语播出。出版34种报纸。市内有65座博物馆,美术馆中以国立普希金艺术博物馆、特雷塔雅科夫美术馆以及兵器馆(克里姆林宫内)、国立历史博物馆等较为著名。

体育设施有大型体育馆(座位在1500个以上)1970个(1997年),体育场96个(1997年),其中奥林匹克综合运动场面积达11557平方米,1980年曾在此举办第22届奥运会。还有65个游泳池、290处足球场、1200个健身房赛车场4个和1600个蓝球排球场。

医疗设施包括193所医院和1000个诊所。

工商业: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以后先后成为苏联、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两万多家工厂。以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为最重要,其他工业项目有汽车制造、化工、纺织、电子、航空、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筑、印刷等。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工业很发达,市郊农业也很发达。

当地发电站以经管道从中亚、北高加索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输入的天然气为燃料。建有大型天然气库和环城管道。伏尔加河上的乌格利奇、雷宾斯克、高尔基、萨马拉、伏尔加格勒水电站经高压输电线向莫斯科供电。市东有热电站。

莫斯科也是独联体最大的商业中心,俄罗斯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业办事机构都设在这里。设有全国银行、保险机构总部、66家大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中以“儿童世界”、中央百货公司和国家百货公司为最大。

交通运输:莫斯科交通发达,是全国铁路、公路、河运和航空的枢纽,电气化铁路和公路通向四面八方。

作为俄罗斯铁路系统的中心,莫斯科营运货物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该市有9个客运火车站,在离市区约50公里的外围修筑了全长550公里的大环形铁路。铁路通往圣彼得堡、基洛夫、基辅、弗拉迪沃斯克、哈尔科夫、顿巴斯、明斯克、华沙、柏林等国内外城市和乌拉尔、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中亚、克里米亚、西伯利亚、波罗的海等地区。

地铁是莫斯科客运最大的交通工具,全市共有8条地铁线路,营运里程达212.5公里(1995年)。

莫斯科河流经市区,有3个河港。莫斯科运河的开凿,将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沟通,水上交通可达海上。伏尔加河-顿河运河通航后,莫斯科成为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及里海的“5海之港”,当地3个河港年货运量2900万吨。

莫斯科作为独联体航空网的中心,拥有4座机场,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首都和纽约、蒙特利尔、东京等外国城市有直达航线,与97个国家、122个城市有国际航运业务。市内交通较发达,地铁和公共汽车为主要工具,私人汽车在稳步增加。

市政规划:1971年通过《莫斯科发展总规划》。城市布局严整,呈环形和放射状,从内向外分别为街道环、园林路环、大莫斯科环城铁路和莫斯科环城公路。每个环区的作用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反映了莫斯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克里姆林宫城堡处在全市中心,早期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后成为苏联国家的象征。

全市共分八个区,高尔基大街是全市的主要干道,也是最繁华的大街。列宁大街宽50多米,加里宁大街是全市最现代化的大街。市区内花园、街心花园、文化休息公园、绿化园林带比比皆是。

主要建筑和景点:莫斯科是一座历史名城,以布局严整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伸展。克里姆林宫是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原苏联***代表大会都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克里姆林宫城堡内有精美的教堂、宫殿、钟塔、塔楼,建筑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心教堂广场,有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有凝重端装的报喜教堂,有容纳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克里姆林宫东侧是国家仪典中心——红场,红场内有列宁墓,南端有波克罗夫斯基教堂(1554-1560)。园林路环以内主要为政府机构和商业区,大部分国家机关和主要饭店、商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原经互会总部均建在此。园林路环和环城铁路之间多工厂、火车站和货场。

其他名胜有诺沃德维奇女隐修院教堂钟楼、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驻地、列宁中央体育馆、乌克兰饭店和国立莫斯科大学。环城铁路以外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厂和住宅区。

雕塑是莫斯科市内别具风格的装饰,市内多处屹立着用青铜或大理石雕塑的塑像和纪念碑。全市有11个自然森林区,近百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内有街心花园800多个。

在莫斯科近郊有新圣母修道院、特罗伊察东正教大修道院、西蒙诺夫修道院等。城郊的新村银松林、希姆基、奥斯坦基诺等地翠林茂盛,清幽宜人。

1995年5月16日,莫斯科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